招聘会上,记者发现,招人企业求贤若渴,甚至主动伸出“橄榄枝”,求职者反而不急,他们选择的多是职业发展潜力较大、待遇较好的企业和岗位。
宜昌市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灿介绍,今年节后的劳务市场,求职者人数与往年相差无几,但进场企业却明显增加了。
展位摆上了人行道
刘灿告诉记者,他们原本设置了130余个固定展位,但实际已增加到了150多个,因展位有限,不少企业进不来,目前企业必须要预约,才可争到一席之地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因室内空间有限,不少企业甚至将招聘展位搬到了门外的人行道上。
刘灿分析称,由于经济形势好转,今年企业普遍出现了缺工现象,最缺的是普工和技工,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及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,同时,部分企业的出纳和会计也比较紧缺。
企业的“求贤若渴”,今年也表现的特别明显。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采访时,就有几家企业的工作人员主动询问:“你想找什么工作啊?”
求职者多称不着急
昨日进场的求职者中,多为80、90后,不少人并不着急。“来凑凑热闹,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。”采访中,很多求职者都表示,“现在工作比较好找,要找个合心意的。”
家住城区的张先生,此前在武汉工作,月薪6000元以上。为照顾家庭,去年底,他辞掉了工作,计划在宜昌另谋职业。昨日他在招聘现场转了一上午,也没找到满意的岗位。“我看中的岗位,工资都不高,我的理想收入每个月得在3000至5000元之间。”
一位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,她很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,但感觉能胜任的岗位,不是工资太低、工作环境差,就是没有发展潜力,她打算再观望一段时间。
刘灿说,今年与往年不同之处为,求职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,他们对工作有了新的要求,因此部分中小企业难招到人。
知名大企业受追捧
现场企业的人气,也是冰火两重天,个别企业一份简历都没收到,而知名度大的企业展位前,被挤得密不透风。
“我们从生产一线到销售、仓管都缺人,由于人员紧缺,公司已适当放宽了招聘条件,提高工资、完善福利、放宽年龄界限。”一家电子公司负责招聘的刘小姐告诉记者,“效果还是不太理想,最缺的还是一线工人。”
一家知名度较大的企业则表示,现在的求职者对工作环境、厂区地理位置、待遇、薪酬等都有要求,“别看现场收到的简历不少,但来参加面试的却没有几个。春节后,我们参加了四五场招聘会,目前也没招到几个人。”
工作经验成“门槛”
宜昌鹏程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,设在人才市场的门口,该公司主要招聘的岗位是设计师、施工管理人员和预算员。
公司现场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已连续参加多场招聘会了,但还是没招到理想的人才,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比较优秀的设计师,宁愿出高薪挖行业内的优秀人才,也不招没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,因为培养一个生手,成本很高。”
记者留意到,类似设置工作经验“门槛”的企业不少,相对于职场新人而言,有从业经历的“熟练工”往往更受欢迎。
招聘展台摆上了人行道。记者郑联学摄
遇到被“放鸽子”企业
昨日,小尚早早的到了人才市场,刚进场,就觉得很尴尬:“那天要我去上班的企业,今天也在这里。”
小尚是今年的应届大学生,她学的专业是“报关”,但希望找份文员或人事方面的工作。在此前一次招聘会上,她被一家“会所”看中,让她去上班。
“但我的父母不同意,说那里太复杂。”小尚说,虽然这次仍没找到工作,但并不着急,希望能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。
“骑马找马”的人不少
昨日的求职者中,有不少是想跳槽的。
一位中年女子告诉记者,她做了多年的市场营销,感觉太累,想换个文员或客服类的工作。
陶先生一直从事摩托车销售,“今天是宜昌知名企业的专场招聘会,我想来找找机会,我买了辆商务车,可以带着车上岗,希望能够成为找工作的一个筹码。”
去年刚从深圳回宜的刘女士则是想在家乡找份工作,“家人都希望我回来,我也觉得宜昌发展前景很好,希望能找份合适的工作。”
制造企业愿要新手
昨日的招聘会上,很多制造、加工企业都在招一线技术工人,不少企业放宽了条件,有没有经验都无所谓。
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(原宜昌纺机厂)招聘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公司现在缺的不是订单,而是铣工、磨工、校直工、造型工等技术工人,虽然现场人山人海,但在该公司登记应聘的只有10多人。
这位负责人称,“招聘条件上虽然要求有工作经验,但应届大学毕业生如果愿意来,技术工人将来的职业前景会越来越好,建议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考虑进厂学技术,将来一定会有前途。”